小孩過動要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一文教你辨識

小孩過動要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一文教你辨識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在課堂上過度活躍?家長們難免擔心,孩子是不是過動了?許多家長會疑惑,小孩過動要看哪一科?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時,建議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兒童心智科)專業醫師的協助。醫師會根據孩子的學習表現、成長史、行為觀察以及心理衡鑑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並給予適當的治療計畫。

ADHD診斷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評估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過動行為時,往往第一個疑問就是:「小孩過動要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嗎?」答案是肯定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幫助家長釐清孩子過動的原因,並提供適切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生會綜合評估孩子的表現,包括學校表現、成長史、行為觀察以及心理衡鑑等,以做出準確的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是常見的診斷之一,但需要專業醫師評估才能確定。

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評估中,醫師會透過以下步驟來進行診斷:

1. 病史詢問

  • 醫師會詳細詢問孩子的成長歷程,例如:懷孕和出生狀況、語言發展、學業表現、社交互動、情緒調節等。
  • 此外,也會詢問家長關於孩子的行為問題,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活躍、衝動行為等,以及這些問題對孩子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
  • 醫師也會瞭解家長對孩子行為的觀點,以及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過動行為。

2. 身體檢查

除了精神方面的評估外,醫師也會進行身體檢查,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過動行為的生理因素,例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睡眠障礙、營養不良等。

3. 心理衡鑑

心理衡鑑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評估中重要的環節,透過各種心理測驗和評量工具,可以更深入瞭解孩子的認知能力、情緒狀態、行為模式等。常見的心理衡鑑工具包括:

  • 兒童行為量表:家長或老師可以根據量表上的問題,評估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表現,例如:注意力、衝動、過動、社交互動等。
  • 智力測驗:可以評估孩子的智力水平,排除智力障礙的可能性。
  • 專注力測驗:可以評估孩子的專注力、記憶力、執行功能等,協助醫師瞭解孩子在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4. 觀察

有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安排觀察,例如:在遊戲室觀察孩子與其他孩子的互動,或是在課堂上觀察孩子的學習行為,以更直接瞭解孩子的行為模式和問題所在。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評估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專業醫師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如果家長擔心孩子的過動行為,請儘早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生的協助,以獲得適切的診斷和治療,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過動的常見診斷

當孩子出現過動行為時,家長們常常感到焦慮和困惑。許多家長可能會懷疑孩子是否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精神疾病,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衝動控制和活動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過動行為都代表著 ADHD。因此,家長需要尋求專業的評估,以確定孩子是否真的患有 ADHD。

ADHD 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由許多不同的症狀組合而成,而這些症狀的表現方式也因人而異。因此,專業醫師會透過綜合評估,以排除其他可能原因,並確認 ADHD 診斷。

ADHD 診斷的常見評估方法包括:

  • 與家長面談: 醫師會詢問家長關於孩子的成長史、行為模式、在校表現、人際關係等資訊,以瞭解孩子的整體狀況。
  • 與孩子面談: 醫師會與孩子進行直接互動,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思考模式和溝通方式。
  • 心理衡鑑: 醫師可能會使用一些心理測驗來評估孩子的注意力、衝動控制、學習能力等方面,以更深入瞭解孩子的狀況。
  • 行為觀察: 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觀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行為表現,例如在教室或遊樂場等。

重要的是,ADHD 診斷需要透過多種評估方法來綜合判斷,而非僅憑單一症狀或觀察來判定。如果您的孩子出現過動行為,請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評估,以獲得最適合孩子的診斷和治療計畫。

小孩過動要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一文教你辨識

小孩過動要看哪一科?.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過動症評估的關鍵步驟

當家長懷疑孩子可能存在過動行為時,應該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會透過以下步驟進行評估,以找出孩子過動行為的根本原因:

1. 詳細的病史詢問

  • 出生史: 瞭解孩子的生產過程是否順利,是否有早產或低體重等狀況。
  • 成長史: 瞭解孩子的發展里程碑,例如語言、動作、社交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是否符合年齡。
  • 家庭史: 瞭解孩子父母或家族成員是否有過動症、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等相關病史。
  • 學業表現: 瞭解孩子的課業表現,例如是否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作業完成率低等。
  • 行為表現: 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例如是否過於衝動、容易生氣、難以控制情緒、常與他人發生衝突等。
  • 社會適應: 瞭解孩子的社交互動能力,例如是否容易與同儕建立關係、是否能遵守學校和家庭的規則等。

2. 觀察孩子的行為

醫師會在門診觀察孩子的行為,例如與家長互動、回答問題、等待時間的表現等,以瞭解孩子的注意力、衝動控制、情緒管理等方面的狀況。

3. 進行心理衡鑑

心理衡鑑可以使用多種工具,例如標準化問卷、行為量表等,評估孩子的認知能力、情緒狀態、行為模式等,以瞭解孩子的整體發展狀況。

4. 參考其他專業意見

醫師可能會根據需要,參考其他專業人員的意見,例如老師、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等,以更全面地瞭解孩子的狀況。

5. 排除其他疾病

過動行為也可能與其他疾病相關,例如睡眠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醫師會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評估,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過動症的評估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家長應該積極配合醫師的評估,提供孩子完整的資訊,才能幫助孩子得到有效的治療。

過動症評估的關鍵步驟
步驟 內容
1. 詳細的病史詢問
  • 出生史: 瞭解孩子的生產過程是否順利,是否有早產或低體重等狀況。
  • 成長史: 瞭解孩子的發展里程碑,例如語言、動作、社交等方面的發展情況是否符合年齡。
  • 家庭史: 瞭解孩子父母或家族成員是否有過動症、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等相關病史。
  • 學業表現: 瞭解孩子的課業表現,例如是否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作業完成率低等。
  • 行為表現: 瞭解孩子的行為表現,例如是否過於衝動、容易生氣、難以控制情緒、常與他人發生衝突等。
  • 社會適應: 瞭解孩子的社交互動能力,例如是否容易與同儕建立關係、是否能遵守學校和家庭的規則等。
2. 觀察孩子的行為 醫師會在門診觀察孩子的行為,例如與家長互動、回答問題、等待時間的表現等,以瞭解孩子的注意力、衝動控制、情緒管理等方面的狀況。
3. 進行心理衡鑑 心理衡鑑可以使用多種工具,例如標準化問卷、行為量表等,評估孩子的認知能力、情緒狀態、行為模式等,以瞭解孩子的整體發展狀況。
4. 參考其他專業意見 醫師可能會根據需要,參考其他專業人員的意見,例如老師、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等,以更全面地瞭解孩子的狀況。
5. 排除其他疾病 過動行為也可能與其他疾病相關,例如睡眠障礙、焦慮症、憂鬱症等,醫師會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評估,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兒童過動症診斷的關鍵步驟:確定孩子的症狀和行為模式

瞭解孩子的症狀和行為模式是診斷兒童過動症的重要第一步。許多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都可能出現過動、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但真正符合過動症的診斷標準需要專業醫師的評估。家長可以觀察孩子的日常生活,並留意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過動和衝動的行為模式:

  • 孩子是否經常無法安靜坐著? 例如在課堂上、用餐時或其他需要靜坐的場合,孩子總是坐立不安,甚至會在座位上扭動或不斷跑動。
  • 孩子是否容易衝動行事? 例如在遊戲或互動時,孩子容易搶先別人,不耐煩等待,或是未經思考就做出反應。
  • 孩子是否經常過度活躍? 例如在需要安靜的場合,孩子還是會跑跳、吵鬧,或是過度興奮。
  • 孩子是否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例如孩子經常會打擾別人,或是無法遵守規則。

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模式:

  • 孩子是否容易分心? 例如在學習、玩遊戲或聽別人說話時,孩子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分心。
  • 孩子是否難以專心做一件事? 例如孩子容易在做功課、玩玩具或聽故事時,就失去興趣,甚至會頻繁地轉換活動。
  • 孩子是否經常忘記事情? 例如忘記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忘記要帶的東西,或是忘記約定的事。
  • 孩子是否難以組織和完成任務? 例如孩子會拖延作業、丟三落四,或是難以按步驟完成事情。

除了觀察孩子的行為模式,家長也可以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例如是否常被老師提醒、是否容易與同學發生衝突、是否學習成效不佳等。 這些資訊有助於醫師更全面地瞭解孩子的狀況。家長也可以記錄孩子的行為,例如每天記錄孩子出現過動、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次數,以及時間、地點、狀況等。這些紀錄有助於醫師更準確地評估孩子的症狀。

重要的是,家長要了解,過動症的症狀可能因孩子而異,並且會隨著年齡而有所變化。一些孩子的症狀可能會很明顯,而另一些孩子的症狀可能較為隱蔽。如果家長有任何疑慮,請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

小孩過動要看哪一科?結論

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過動、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時,通常第一個疑問就是:「小孩過動要看哪一科?」答案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兒童心智科)。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專精於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發展,具備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評估孩子的行為問題,找出潛在原因,並提供適當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這篇文章帶您認識了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在評估過動行為時的專業知識和流程,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的常見診斷方式。 家長們應該瞭解,不是所有過動行為都代表著 ADHD,需要經過專業醫師的綜合評估才能確診。

如果您擔心孩子的行為問題,請不要猶豫,儘早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生的協助。專業的評估和治療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小孩過動要看哪一科?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孩子總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過動了?要看哪一科呢?

當孩子出現這些狀況時,建議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兒童心智科)專業醫師的協助。醫師會根據孩子的學習表現、成長史、行為觀察以及心理衡鑑等綜合評估,才能確診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並給予適當的治療計畫。

2. 我的孩子符合過動症的症狀,但我不確定是否要帶他去看醫生,該怎麼辦呢?

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行為有任何疑慮,建議您盡快尋求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業醫師的評估。醫師會透過專業的評估和診斷,幫助您釐清孩子的狀況,並提供適切的建議和治療方案。

3. 除了看醫生,家長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呢?

家長可以嘗試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提供孩子安全、穩定、富含愛與支持的環境,並協助孩子學習自我管理技巧,例如時間管理、情緒調節等。此外,家長也可以與學校老師、心理師等專業人士合作,共同協助孩子克服學習和行為上的挑戰。

關於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